马伯庸作品合集(套装23册)

精选畅销书作家马伯庸的16部作品,共23册

  • 1 min read

内容简介:

精选畅销书作家马伯庸的16部作品,共23册,包括《两京十五日(全两册)》、《长安十二时辰(全两册)》、《古董局中局(1-4)》、《七候笔录(全两册)》、《三国机密(全两册)》、《龙与地下铁》、《显微镜下的大明》、《风起陇西》、《草原动物园》、《三国配角演义》、《欧罗巴英雄记》、《殷商玛雅征服史》、《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事实证明,人民永远是最可爱的》、《她死在QQ上》。

《两京十五日(全两册)》 马伯庸创作的一本长篇历史小说。本书故事源于《明史》里关于朱瞻基的一段真实记载——“夏四月,以南京地屡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玺书召还。六月辛丑,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史书中的寥寥几字,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深意?匆匆数句记载,谁才是真正的书写者?千里长河,星夜奔驰,四面楚歌,命悬一线。太子这一场沿着大运河的极速奔跑,跑出了皇权与民意的博弈,跑出了宫闱与官场的心机搏杀,跑出了纠葛数十年的复杂恩怨,也跑出了从崇高到卑贱的幽微人心。这是一个小捕快、一个女医生、一个芝麻官和一个当朝太子的心灵之旅,一幅描绘明代大运河沿岸风情的鲜活画卷。

《长安十二时辰(全两册)》 唐天宝三年,元月十四日,长安。 大唐皇都的居民不知道,上元节辉煌灯火亮起之时,等待他们的,将是场吞噬一切的劫难。突厥、狼卫、绑架、暗杀、烈焰、焚城,毁灭长安城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而拯救长安的全部希望,只有一个即将被斩首的独眼死囚和短短的十二个时辰……

《古董局中局(1-4)》 北京小古董店的铺主许愿,凭着一句去伪存真的家训,直面古董造假幕后黑手“老朝奉”,古玩这行当,天生就是阴阳相济,真假互通。而许家的男人,总会坚持一些看上去很蠢的事情,坚持人心中存在的那一点正义感……所有谜局,将在此揭晓。

《七候笔录(全两册)》 一个关于文化的离奇故事,一段关于文人的壮丽传说。几千年来,每一位风华绝代的文人墨客辞世之时,都会让自己的灵魂寄寓在一管毛笔之中。他们身躯虽去,才华永存,这些伟大的精神凝为性情不一的笔灵,深藏于世间,只为一句“不教天下才情付诸东流”的誓言。其中最伟大的七位古人,他们所凝聚的七管笔灵,被称为“管城七侯”。

《三国机密(全两册)》 这个世界上,大概分成了两种人。一种人的命运,是去坚守某样东西;另外一种人的命运,却是去改变它。一个永远无法公开的故事,一场诡谲迭起的三国暗战。☆作家马伯庸实力代表作☆权术、阴谋、诡诈、密计,乱世群雄谁主沉浮 ☆在真实历史的缝隙间闪转,历数三国诸子风起云涌的激烈暗战。一个永远无法公开的故事,一场诡谲迭起的三国暗战。

《龙与地下铁》 长安城的地下生活着几千条龙,居民们喜欢攀在龙背上,在四通八达的地道里呼啸而过。每年大唐天子都会派官员去黄河壶口,招来刚刚跃过龙门的锦鲤,许诺他们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一条老龙疲惫地抱怨道:“我花了十几年跃过龙门,带着梦想来到首都,可现在呢?每天还是要坐地铁。”少年哪吒初到长安,与城中的龙族产生了奇妙的友谊。然而龙族与人类几百年的恩怨一触即发,最终的人龙大战到底谁是胜者?

《显微镜下的大明》 本书讲述的,是六个深藏于故纸堆中的明代基层政治事件。作者从明代的一系列罕见民间档案文书里,挖掘出这些尘封已久的故事。这些档案是中国历史中*的奇迹,它们着眼于平民的政治生活,而且记录极为详尽。在这里,我们能看到朴实的百姓诉求、狡黠的民间智慧、肮脏的胥吏手段、微妙的官场均衡之术,从无数个真实的细节里,展现出一幅极其鲜活的政治生态图景。

《风起陇西》 暗流与洪流, 危机与逃亡,疑窦与谋杀。三国时代秘密情报战线上的生死角逐。诸葛亮北伐期间,一名强悍而狡猾的间谍潜入蜀汉腹心。蜀汉靖安司闻讯而动,铺下天罗地网。一场惊心动魄的情报战争,在不被历史记录的黑暗中拉开序幕……魏蜀两国之间战火绵延,然而战争不仅有刀光剑影和血肉搏杀。围绕着蜀汉新型弩机的诞生,一场无声的战争爆发于不为人知的角落。间谍们战斗在敌人腹心,活跃于危机四伏的暗面,或者蛰伏在己方内部,从事清道夫的工作。史书不会记录这些事件,也不会留下他们的名字,甚至同时代的人都不会觉察到这些人的存在,但他们确实在悄然推动着历史,并且不可或缺。

《草原动物园》 光绪末年,慈禧太后之死令北京万牲园陷入困境,不得不拍卖园内的动物。一则《京话日报》上的消息,引起了一位美国传教士的兴趣。这位梦想家式的传教士突发奇想——到赤峰建一座草原动物园,多么异想天开而又绝妙的主意。 传教士带着一头大象、一头雄狮、两匹虎纹马、五只狒狒、一只鹦鹉和一条蟒蛇,风尘仆仆从京城出发去赤峰。一路上,他们互相温暖、互相慰藉。而拥有盗梦能力的异域少女、通晓动物语言的少年、草原上神秘的狼变,都在命运的羁绊下与草原动物园有着或远或近的关联……这是一个孤独者追逐梦想的故事。这是一座边远小城曾做过的悠长的梦。

《三国配角演义》 在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除了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周瑜等家喻户晓的人物,还有许多配角,他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作者从微小的史料记载中,想象出许多配角的故事。

《欧罗巴英雄记》 东西方文化的无缝结合,中世纪欧洲的武侠狂想,熟悉的文体,绝未见过的世界。英格兰门派,法兰西武学,古希腊内功心法,穴道被十二宫与星命点替换,真气被“四液平衡”替换。。。欧罗巴江湖儿女,快意恩仇同样精彩。

《殷商玛雅征服史》 这是一本适合公交上、窝在沙发里、蹲在马桶上舒适阅读的便携轻小说。讲述了由攸候喜指挥官带领二十条大船的殷商军团周游世界的整个旅程。因为指南针指错了方向,于是军团将错就错,在南美洲开始了他们的征服史。舰队成员汇集了士兵、巫师、公关学家以及聪明而又啰嗦得不可思议的鹦鹉。书中涉及军事学、历史学、地理学、天文学、考古学、逻辑学、量子力学、语义学、哲学、古代唯心论与诡辩术等社会和自然学科。尤其是现代的篮球赛和埃及的金字塔,在文中呈现一种更新颖的诠释。

《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 这是一部很精短、更生动的中国通史。“文字鬼才”马伯庸上起战国秦汉,下至晚清民国,以寥寥数笔,勾勒出中国历史的线索;打破以政治大事为纬、以帝王更替为经的写史手法,用全新颖的主题“王朝的德性”重新串联历史;穿插以马式冷幽默的犀利评点,将枯燥单调的历史真实变得新鲜有趣。翻开《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战国、秦、汉、三国、隋、唐、宋、元等历史时期将轮番上阵,颠覆争霸、强盛的历史形象,展现它们不为人知的一面;新朝、前赵、前燕、冉魏、刘宋、后周等并不起眼的政权也一个不落、各具特色地接连登场,在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五代十国等混乱时代演出一场场鲜活、生动的荒诞剧目。

《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 这是一本短篇小说集!一共4个故事–《西游摇滚记》用音乐重述西游故事。《古都探幽》一场未来大探险。《诺亚的烦恼》神话与科幻的结合。《贞德别传》中世纪欧洲武侠江湖大探索。毫无疑问,这4个故事是马伯庸脑洞的绝美体现!

《事实证明,人民永远是最可爱的》 本书中,历史人物和历史典故在有马伯庸笔下重获别具一格的风趣解读,秦始皇、唐宋八大家、《三国》、《水浒》等在作者的妙笔生花中得以以轻松幽默的面貌重新呈现;当下的现实生活也巧妙地进入作者笔端,以一枚上班族的现身说法调侃现代人的生存窘境,场景常令人忍俊不禁;另外,还有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温情絮语,绵绵的祖孙情和对家乡风物的眷恋……

《她死在QQ上》 都市的雨夜,五名少男少女同时死在了电脑之前,惟有他们的QQ兀自跳动着,无名无头像地闪动着“上路吧……”。女高中生小诺为了追寻表姐的死因,无意中竟身陷离奇的灵异事件。扑朔迷离的死亡疑团,错综复杂的关系线索,在网络生活背后隐藏的究竟是什么……到底他们之间曾经有过什么样的爱恨别离?那句“上路吧……”是死神的命令还是一个复仇者临死前的预言?“他”还会袭击下一个人吗?作者马伯庸本人也化身其中成为一位衣着奇特的大学学长,一个侦探,与小诺携手逐渐将案情节节深入。

作者简介:

马伯庸,作家。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得主。 被评为沿袭“‘五四’以来历史文学创作的谱系”,致力于对“历史可能性小说”的探索。 代表作《古董局中局》入选第四届“中国图书势力榜”年度好书文学类十大好书。 代表作:《显微镜下的大明》《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三国机密》《风起陇西》《草原动物园》《七侯笔录》《龙与地下铁》《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三国配角演义》

部分摘录:

魏太和三年二月六日,魏国天水郡上邽城。

陈恭在辰时梆子敲响时准时迈出家门。他头上戴着一顶斗笠,身上穿的藏青色长衫有些褪色但洗的却很干净,腰间挂一个布包,里面装的是笔墨纸砚。陈恭仔细地检查了一下装备,然后将门锁好,推开院门走出去。

“陈主记,您这么早就要出去啊?”陈恭对门的邻居看到他出来,打了一个招呼。

“是啊,非常时期嘛。”

陈恭也微笑着回答。蜀魏两国去年打了两次大仗,今后也随时可能爆发战争,这让处于前线地带的上邽城随时都有可能面临敌人威胁,不得不积极备战,他们这些太守府的官吏自然也就忙的不可开交。

 

“您这身装束,是打算出远门吗?”邻居问。

“哦,今天有个集市,马太守派我去收购一批骡马来以充军用。”陈恭解释说。邻居“哦”了一声,两个人又寒暄了几句,然后各自告辞。

大街上人很多,其中很大一部分比例是身覆黑甲的魏军士兵,他们排成长长的队伍来回巡视街上的一举一动,整齐划一的步伐在黄土街面上发出橐橐的响声,彷佛在提醒过往的行人:现在是战时。

上邽位于祁山以北的天水郡,是前往凉州的咽喉之地,战略位置相当重要。为了应付蜀军随时可能出现的进攻,魏军不得不将整个陇西防御的重心转移到了这里。于是上邽成为了实质上的陇西地区魏军总司令部,目前驻扎着雍州刺史郭淮的一万两千名士兵——而上邽本身的居民也不过两万多而已。

陈恭绕过这些军人,直接来到了马贩子们所在的城东榷场。很多来自西凉和朔北的马贩子在这里活动,他们都嗅到了战争的气味,知道自己的货物能卖个好价钱。

一靠近骡马榷场,就能闻到一股刺鼻的马粪味,各式品种的骏马在分隔成一间一间的木围栏中打着响鼻,栏杆上挂着树皮制成的挂牌,上面用墨字写着产地及马的雌雄、年齿,马贩子则抱臂站在一旁,向路过的每一个人吆喝自己马匹的优点;在旁边更为简陋的围栏里卖的则是驴和骡子,那些地方就远没马栏那么华丽。卖马的多是羌族与匈奴族的人,造型比较怪异;而卖驴和骡子的则以中原商人为主。

面对这些马匹,陈恭似乎有些心不在焉,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在各个围栏之间走来走去,拿不定主意。终于,他注意到一家卖驴围栏上挂出的牌子有些奇特,那个牌子在“驴”字的斜上方用淡墨轻轻地点了一滴,象是在写字时无意洒上去的,不仔细根本看不出。陈恭又兜了几个圈子,从这家卖驴围栏隔壁右起第四家问起价钱,一家一家问下来,最后来到了这一家围栏前面。

“这驴可是有主的?”

陈恭大声问,驴主这时匆忙走过来,点头哈腰,连连称是。这是个瘦小干枯的中原汉子,年纪不大却满脸皱纹,头发上沾满了稻草渣。

“大爷,我这头驴卖五斛粟,要不就是两匹帛。”

“这太贵了,能便宜些吗?”

驴主赶紧摆出一张苦相,摊开两只手:“大爷您行行好,这里是陇西,可比不上咱们旧都富庶哇。”听到驴主这么说,陈恭的眼神里闪过一道锐利的光芒,稍现即逝,他缓缓回答道:“你说的旧都是哪一个,洛阳还是长安?”

 

“当然是长安,赤帝的居所。”

“唔……”

陈恭听到他这么说,下意识地环顾四周,发现没人注意到他们两个的谈话。于是陈恭让驴主将驴子牵出,从怀里掏出五串大钱交给他。驴主千恩万谢地接过钱,还殷勤地为驴子套上了一套驮具。

两个人目光交错,都会意地点了点头。

陈恭牵着驴子走到一处没人的角落,将它背上的驮具取下。这副驮具形状是一个扁梯形,里侧用柳木围成一个框架,外面再用熟牛皮蒙住,颇为坚韧,可以耐住长途跋涉。陈恭把手伸到驮具的底座沿着边缝来回抚摩,很快就发现其中一边的牛皮是可以掀开的;他看看四下无人,将牛皮小心翼翼地掀起一角,然后把手伸进驮具的空腹中,取出一张折叠好的麻纸。陈恭将麻纸揣到怀里的夹层中,接着把牛皮按原样蒙好,若无其事地牵着驴走出来。

接下来他又走访了几家驴马贩子的围栏,买了三头驴、两头骡子和两匹马。等到太阳落山的时候,陈恭将买来的所有牲畜赶到太守府的马厩,谢绝了同僚一起去喝酒的建议,直接回到了自己的家。

他目前是单身,邻居们都知道他的妻子在搬来天水郡之前就病死了,而他一直没有续弦的打算,现在只有一个又聋又哑的老仆人帮他料理家务。

回到家以后,老仆人为陈恭端来一碗加了香菜与芸豆的羊肉羹,还有两条煮熟的地瓜。陈恭接过碗,挥挥手让他下去休息,自己则走进卧室,把房门都掩上。卧室不大,屋子的两侧全是书架,上面摆放着厚薄不均的诸多卷帙;靠窗的是一张床,床边还摆着一张红漆几案,旁边是一扇绘着七盘舞的舞女的屏风。

当确认屋子里只有他一个人以后,陈恭把屏风拉到自己身后,然后跪到几案前点燃蜡烛,掏出了藏在衣服夹层中的麻纸。

麻纸上密密麻麻全都是用蝇头隶体写的字,其中分列了魏国政务外交、军队驻防、经济变革、人事调动、民心波动等诸多领域的二十余条情报,相当详尽,其中不少条都属于相当级别的机密资料。 而这些只有中央尚书、中书两省和相府高级官员才有权限调阅的资料,现在却在这个天水太守府小小的主记眼前一览无余。

事实上,除了天水太守府主记之外,陈恭还有另外一个秘密身份,那就是蜀汉丞相府司闻曹驻天水地区的间谍,主管关陇地区曹魏情报的搜集工作。

司闻曹是蜀国特有的秘密情报部门,隶属于丞相府,素以精干和效率著称;其功能就是对敌国情况进行搜集、传递、整理并加以分析。蜀汉一向极为重视情报工作,诸葛丞相认为良好的情报工作可以弥补蜀军在绝对数量上的劣势。因此,早在南征期间,诸葛亮就委派参军马谡在汉中亲自指导对魏国的情报工作。马谡以刘璋、张鲁时期的旧班底为基础,设立了司闻曹,并逐渐建立起了一套针对曹魏的缜密情报网络。而陈恭从事的则是最为危险的卧底工作,像他这样在敌国境内以假身份活动的第一线情报人员被称为间谍。

陈恭出身于凉州安定郡,后来一直到了十几岁才随父亲迁移到成都。正因为如此,他被当时主管情报事务的马谡看中;经过一番严格的训练之后,他被派遣到了雍凉担任间谍。事实证明马谡的眼光相当准确,陈恭在这个位置上表现的相当优异,不仅一直保持着情报网络的顺利运作,而且还混进了天水太守府担任门下书佐的职位;等到第一次北伐结束后,他被拔擢为主记,从此可以接触到更高级别的文件,这无疑让他的价值大增。

现在陈恭握着的这一份情报是从邺城送出来的,在那里蜀汉有一名高阶间谍,代号为“赤帝”;“赤帝”会定期通过预定方式传送一批情报过来,陈恭在上邽城内——原本是冀城——设立了一个中转站,负责将这些情报转送至汉中的首府南郑,那里是丞相幕府的所在地。

在各国公务机构仍旧普遍使用竹简的时候,蜀国的间谍已经开始使用麻纸这种相对比较奢侈的载体来传送情报了,因为它比较柔软适合折叠,容易藏匿在各种隐秘的地方,且价格比谦帛要便宜。

陈恭仔细地阅读了一遍,将这二十余条情报归类。根据蜀国司闻曹的术语,有些情报属于“硬”资料,比如邺城卫戍部队数量、关中地区屯田岁入、出使吴国的使臣姓名等,这些东西可以直接汇报;但有些情报是属于“软”资料, 比如陇西地区军事指挥官的调动、朝廷官员的升迁或者新颁布的法令等。面对后一种情报,陈恭不能简单地转交给南郑,他必须要加上自己的分析和见解,并指出这一情报可能引发的后果和对蜀国的影响;如果是涉及到重要的官员调动,还得将当事人的详细履历、性格特征以及风评附上。

其实从理论上来说,这些工作不属于间谍的职权范围,间谍只是情报的传输者,分析情报是司闻曹下属的军谋司负责的。但由于有些软情报只能由了解曹魏内部情势的人分析才会有价值,所以在实践上这类情报都是要经过陈恭的再处理,做出结论后才能送交南郑。这一过程被间谍们称为“回炉”。蜀汉第一次北伐失败以后,陇西地区的情报网络遭到了严重破坏,很多地下人员纷纷被捕,于是硕果仅存的陈恭在情报分析这方面就愈发显得重要了。

这一次的情报大部分都属于硬情报,不必再回一遍炉了。陈恭想到这里,心情觉得有些轻松;他每一次对情报进行回炉的时候,都有些惶恐不安,深怕因自己的一时判断失误而造成蜀国的巨大损失。这时候,他注意到了麻纸上的最后一条情报。

比起前面洋洋洒洒的大段数据,这一条情报显得很简洁。不过陈恭知道,简洁往往意味着不完全,这就需要他来补全。这一条情报是这样写的:“据信近日应淮之请遣给事中一名赴陇名阙。”这是简写的方式,将句子完全展开以后的意思是:从可靠渠道得知,最近朝廷应郭淮的要求派遣了一名给事中前往陇西天水地区,名字不详。

面对这一条情报,陈恭皱起了眉头。给事中属于内朝官,是留在皇帝身边以备顾问的,除非是随驾,否则极少会离开京城前往地方上,与军方也少有业务上的来往;然而现在情报显示有一名给事中单独前往天水,而且还是应天水地区军队最高负责人郭淮的特别要求,这就不得不叫人感到疑惑了。

“究竟这是为了什么呢?给事中的职权与军方几乎不重合,魏国也从来没有皇帝委派给事中视察军队的先例。” 陈恭对自己说,“看来必须要设法弄清楚派来的给事中到底是谁才行。”。

他的直觉告诉他这将是一件相当重大的事件。因为即使是潜伏在邺城的“赤帝”也无法知道这名给事中的身份,说明此行保密程度相当地高,而保密程度高的东西从来都是非常重要的。

陈恭再一次仔细地阅读了一遍情报,然后将这份麻纸丢进火炉里。这二十几件事已经全部印在了他的脑子里,文件已经不再需要。尽量减少可能暴露身份的痕迹,这是一名间谍在敌人内部生存的准则。

第二天陈恭早早起身,简单地做了清洁后就推门走了出去。这时间本该是朝日初升,可天色依旧昏暗,抬头可见一层阴郁的云彩笼罩在上邽,仿佛完全停滞了一般。

下载链接:

城通网盘(访问密码: 4184)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Recommended for You

现代战争启示录(套装12册)

时代的洪流推着每个人做出自己的选择

2022新经典top品盘点

2022新经典top品盘点

年度小说榜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