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战争?Why War?
经济学人推荐新书
- 1 min read
内容简介 · · · · · ·
《为什么战争?》/作者:Richard Overy(W.W. Norton,2024 年)(英文:Why War? )
1931 年,国际联盟向物理学家、和平主义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提供了机会,让他就自己喜欢的话题选择一位通讯员。他选择了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作为他的搭档。问题是:“有没有办法让人类摆脱战争的威胁?”弗洛伊德并不乐观;他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死亡驱力”,一种暴力和毁灭的冲动。他们交流时出现的小册子《为什么战争?》读起来很沉重。
此后,至少有五本同名书籍出版。最近,英国二战历史学家理查德·奥弗里 (Richard Overy) 现已撰写了第六本,巧妙地汇集了近 100 年的科学和历史研究成果。他的目标是了解贯穿人类历史的战争机制。他发现,尽管答案仍然“存在争议、支离破碎且令人沮丧地难以捉摸”,但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从远古时代到现在,人类群体在野心、恐惧、需要或偏见的驱使下,都会对其他群体采取集体的致命暴力。
为了使辩论更具形式感,奥弗里先生将他对学术文献的批评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涵盖科学:人类学、生物学、生态学和心理学。战争可以解释为通过进化(达尔文式的生存斗争)深深植根于人类,由文化规范决定或由生态压力引发。因此,人们可以成为基因的囚徒,也可以试图创造一个不再认为战争是可取或不可避免的社会。
或许历史学家和许多读者会喜欢本书,因为它更加强调人类的能动性和人类作为维持甚至推崇战争的文化的创造者。奥弗里先生描述了“四大动机类别”:信仰(宗教)、权力、资源和安全。这些是现代战争背后的力量,奥弗里先生认为,它们也是国家形成前群体之间更早的冲突。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在欧洲和北美,集体墓葬遗址就显示出明显的暴力迹象:带有石斧伤痕的头骨、嵌在脊椎骨中的箭头和斩首。用于杀戮他人而非仅用于狩猎的武器很常见;洞穴壁画展示了人们之间的小规模冲突。早期战争的规模明显不同于现代国家发动的战争。但奥弗里先生表明,早期冲突的原因和目的通常与后期冲突并无不同。
另一个问题是,正如加拿大认知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 (Steven Pinker) 在 2011 年所指出的那样,人们是否真的变得比他们的祖先更少暴力,也更不愿意发动战争。尽管自 1945 年以来大国之间没有发生过战争,但奥弗里先生仍然持怀疑态度。现代人类已经形成了对杀害他人的厌恶这一观点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历相矛盾,当时,仅经过短暂的训练,有一亿个普通男子就被说服“去轰炸、炮击、射击和用刺刀杀死数百万同类”。 中东地区可能爆发更大范围的战争,俄罗斯愿意因领土问题屠杀乌克兰人,美国和中国因台湾问题和霸权竞争而加剧的紧张局势,再加上核武器再次变得重要,这些都表明,“具有悠久历史的战争”已经准备就绪。本书作者奥弗里先生最后得出的结论肯定会让爱因斯坦感到沮丧,但却能支持弗洛伊德的观点:“如果战争有着悠久的人类历史,那么它也会有未来。”
作者简介 · · · · · ·
Richard Overy is the author of many outstanding histories of World War II, including Why the Allies Won and Blood and Ruins. His study of Hitler and Stalin, The Dictators, won the Wolfson History Prize. He lives in England and Italy.
下载链接:
城通网盘(访问密码:4184)